2012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現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省政協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2011年工作回顧

2011年,面對極為復雜的國內外發展環境和春夏連旱、旱澇急轉等自然災害的嚴峻考驗,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全省上下堅定信心,頑強拼搏,完成瞭省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三個突破、八個提高”目標任務,實現瞭“十二五”的良好開局。全省生產總值突破1萬億元,達到11583.8億元,增長12.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突破1萬億元,總額達到11020億元,增長25.6%。財政總收入1645億元,增長34.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053.4億元,增長35.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57.7億元,增長17.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9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892元,分別增長13%和19.1%。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5‰。受宏觀環境影響,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5.2%,高於4%的調控目標。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瞭以下工作:

(一)積極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工業主導地位不斷強化。堅定不移實施工業三年強攻計劃,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911億元,增長19.1%;全部工業占生產總值比重達48.4%,提高3.0個百分點。重大產業項目集聚效應進一步顯現,實施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487個,產業項目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達58.8%。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增加值1568億元,增長21.6%;全省主營業務收入超千億元的產業增加到5個,其中有色行業突破4000億元,制造業競爭力明顯提升。培育壯大龍頭骨幹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工業企業總數達12傢,江銅集團突破1000億元。促進工業園區集約發展,全省工業園區主營業務收入1.3萬億元,新增過百億園區12個,總數達46個。深入實施科技創新“六個一”工程,區域創新能力由全國第22位上升到第18位,科技支撐引領作用得到更好發揮。

農業基礎地位更加穩固。全面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出現多年少有的好形勢。糧食總產410.56億斤,創歷史新高。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通過土地開發復墾新增耕地17.6萬畝,改造中低產田80萬畝,建設高標準農田40萬畝。水利建設力度加大,修復重點水毀工程1.1萬餘處,新增灌溉面積60多萬畝,恢復和改善灌溉面積210萬畝。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全省規模以上加工型龍頭企業達2800傢,472傢省級以上龍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500億元,直接帶動370萬農戶戶均增收2200元。

服務業加快發展。市場流通體系不斷完善,消費市場繁榮活躍,城市消費品零售額2859.4億元,農村消費品零售額598.2億元,分別增長18%和17.4%。金融業健康發展,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14322億元,增長20.3%;銀行業金融機構信貸類業務餘額超過1萬億元,其中銀行貸款餘額9302億元;企業直接融資237.5億元;政策性保險保費收入5.56億元。旅遊產業發展迅速,全省旅遊接待1.6億人次,增長47.8%;旅遊總收入1105.93億元,增長35.2%。會展經濟發展勢頭良好,成功舉辦瞭“泛珠會”、“贛臺會”、世界低碳與生態經濟大會、國際友好城市交流大會等大型展會。服務外包、文化創意、中介咨詢等新興服務業取得新進展。

(二)加快城鎮化和基礎設施建設,城鄉面貌發生新的變化。

城鎮化穩步推進。城鄉規劃體系進一步完善,基本完成市、縣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全面完成省、市、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城鎮承載能力增強,11個設區市中心城區實施500萬元以上城市建設項目1065個,新增建成區面積55平方公裡。全省新增城鎮人口80萬,城鎮化率達到45.7%。城鄉人居環境繼續改善,設區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7.5%,國傢園林城市達到7個,11個設區市和28個縣(市)被評為省級園林城市。縣域經濟實力增強,財政總收入超10億元的縣(市、區)達到40個,南昌縣超45億元。省級重點示范鎮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新農村建設深入推進,農村面貌有瞭新的改觀。

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德興至南昌、永修至武寧、瑞金至尋烏、上饒至武夷山、南昌至奉新、隘嶺至瑞金6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新增通車裡程554公裡,總裡程3642公裡。全省在建鐵路裡程1200公裡。南昌昌北國際機場擴建工程竣工通航。景德鎮500千伏洪源變電、貴溪電廠三期等一批電力項目建成投運。環鄱陽湖天然氣管網建設基本完成。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立項工作有序推進,峽江水利樞紐、浯溪口水利樞紐等工程建設進展順利,山口巖水利樞紐工程基本完成。省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等一批公共基礎設施項目建成使用。

(三)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深入推進,生態優勢鞏固提升。

重大生態工程建設成效顯著。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實施方案確定的405個重大項目已啟動建設300多個,累計完成投資近5000億元。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新增造林面積389萬畝。全省81個縣(市)新建配套污水處理管網1240公裡,第二批30個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啟動建設。在3萬個自然村實施農村清潔工程,建成鄉鎮垃圾填埋場2350個。積極開展市、縣、鄉、村四級生態示范創建活動,創建國傢級生態鎮40個、生態村9個。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紮實開展,20個工業園區成為首批省級生態工業園區。

生態環境保護進一步加強。《鄱陽湖區綜合治理規劃》獲得國傢批復,“五河一湖”水污染治理等環境綜合整治深入推進,全面清理瞭“五河”源頭及其幹流、鄱陽湖濱湖和東江源頭污染企業。強化項目節能環保審查,嚴把“兩高一資”項目準入關。投入1.35億元對“五河”和東江源地區進行生態補償試點,開展瞭礦山環境治理和生態恢復補償試點。實施瞭鄱陽湖南岸片血吸蟲病綜合防治示范區建設。

節能減排紮實推進。啟動實施瞭“千萬噸標煤工業節能工程”和“百千萬企業節能行動”,拆除瞭112傢企業落後設備。完成13臺12.5萬千瓦機組關閉工作。在南昌、新餘、萍鄉等市開展瞭低碳城市、國傢城市礦產示范基地、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等一系列改革試點。全省主要河流監測斷面水質達標率80.6%,11個設區市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全部在二級以上,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排放量均下降1%,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下降3%,有效控制瞭氮氧化物排放。

(四)深入推進改革開放,體制機制活力明顯增強。

重點領域改革繼續深化。國有工業企業改革成果不斷鞏固,省建工集團股權多元化改革基本完成,江中集團、江鎢控股集團等改組改制有序推進。非工口七個系統1771戶國有企業完成改制,安置在職職工34.6萬人。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紮實推進,全省1790個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面實施瞭國傢基本藥物制度,累計完成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中央項目1200個,4所公立醫院開展瞭取消藥品加成試點,啟動瞭12所縣級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林權制度配套改革不斷完善,國有林場改革試點穩步推進,3萬多職工得到妥善安置。財稅體制改革步伐加快,在13個縣(市、區)推行鄉鎮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試點,所有設區市啟動瞭公務卡改革;清理財政專戶8846個,撤並率達51.2%,財政資金安全管理得到加強。

擴大開放取得新進展。全省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60.59億美元,增長18.8%。實際引進省外單項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資金2579億元,增長33.8%。外貿出口增勢強勁,出口總額突破200億美元,達到218.81億美元,增長63.1%。出口結構進一步優化,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全省出口的比重分別達到37.3%和17.6%。對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實現營業額15.85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2.8億美元,分別增長51.9%和31.5%。在中西部地區率先建成並上線運行電子口岸實體平臺,開通瞭九江港至韓國仁川港直達始發貨運班輪、上饒至寧波鐵海聯運“五定班列”,大幅加密瞭贛臺航班,井岡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獲批國傢級出口加工區,新增國際友好城市5對。

非公有制經濟持續發展。全省非公經濟完成增加值6393.2億元、上繳稅金941.13億元,分別增長13.6%和33%。民間投資增長35.8%,對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87.9%。全省私營企業總數達到19.4萬戶,個體工商戶115.37萬戶,分別增長14.2%和15.2%。

(五)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民生工程66件實事全面完成。全省城鎮新增就業52.66萬人,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55萬人,高校畢業生就業率85.8%。新增發放小額擔保貸款62.6億元,扶持帶動就業36.1萬人次。社會保障制度進一步完善,覆蓋城鄉所有居民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初步建成,保障瞭城鄉低保對象和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在全國率先實現瞭城鎮醫保政策標準全省統一。新開工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32.6萬套,發放廉租住房租賃補貼16萬戶,完成農村危房改造8萬戶。啟動瞭新一輪貧困村整村推進扶貧,完成深山區、庫區、地質災害頻發區貧困群眾移民搬遷50829人,8個民族鄉群眾收入和公共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解決瞭220萬農村居民和30萬農村學校師生飲水安全問題。

社會事業協調發展。財政教育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實現中央下達我省15.1%的目標,教育總支出占生產總值比重超過4%。校安工程建設進展順利。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8%,初中階段適齡人口入學率98.33%,普通本專科在校生82.9萬人,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75.7萬人。醫療衛生保障能力增強,提高瞭城鎮居民醫保、城鎮職工醫保和新農合標準,對白血病、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實行免費救治,啟動瞭困難尿毒癥患者免費血透救治。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全面覆蓋縣、鄉、村,群眾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成功舉辦第七屆全國城市運動會。計生工作實現“一升三降”目標。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切實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全面推行流動人口居住證制度,集中開展瞭一系列嚴打整治專項行動,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大力弘揚社會正氣,在全國率先出臺實施《英雄模范褒獎辦法》。其他各項事業取得新成績。

一年來,政府自身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依法行政深入推進。省政府出臺瞭《關於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實施意見》,依法行政納入市縣政府考核評價體系。向省人大常委會提請審議地方性法規草案10件,出臺省政府規章8件,完成瞭112件省政府規章以及現行有效規范性文件的清理。組織開展瞭全省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加強瞭行政執法人員資格管理,執法行為進一步規范。服務效能明顯提升。基本形成瞭省、市、縣、鄉、村五級政務服務體系,方便瞭企業和群眾辦事。建成覆蓋全省的網上審批系統,全年完成網上審批90多萬項,對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進行瞭清理,審批效率明顯提高。在全省開展瞭發展提升年活動,設立1.3萬個監測點對各職能部門實行效能實時監測,深入開展“百千萬”內設機構測評,效能建設取得新成效。行政監督不斷強化。全省行政權力網上運行暨統一電子監察平臺開通運行,風險崗位廉能管理全面推行。政務公開力度加大,主動公開政府信息97萬多條,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得到提高。紮實推進公共資源陽光交易,啟動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網上交易,全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站)共承接交易項目3.5萬多項,成交金額1900多億元,公共資源交易更加公開透明。廉政建設力度加大。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關於反腐倡廉的各項決策部署,懲防體系不斷完善,認真開展工程領域、公務用車、“小金庫”等專項治理,嚴肅查處瞭一批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依紀依法查辦瞭一批違紀違法腐敗案件。

各位代表,一年來的成績和進步來之不易,是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省人民同心同德、開拓奮進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和歷任老領導、老同志,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和社會各界人士,向駐贛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和公安幹警,向中央駐贛單位,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關心、支持江西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港澳同胞、臺灣同胞、海外僑胞和國內外友好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經濟社會發展中還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全省經濟總量偏小,城鄉居民收入偏低,發展不足仍然是台中月子中心月子餐我們面臨的主要矛盾。產業層次整體不高,發展不平衡,統籌發展還有大量工作要做。資源和環境約束增強,生產成本上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任務還很繁重。改善民生方面還有不少問題亟待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因素仍然較多,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面臨許多新課題。一些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依法行政意識還不強,執行能力和工作作風還不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政府領導科學發展的水平還需進一步提高。對此我們將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2012年的工台中產後護理介紹作任務

2012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綜合分析國內外形勢,我們既面臨嚴峻挑戰,也面臨難得機遇。從不利因素看,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在短期內難以消除,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明顯抬頭,世界經濟復蘇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國內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矛盾和問題仍比較突出,經濟增長下行和物價上漲雙重壓力並存,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節能減排形勢嚴峻。我省經濟也存在產業結構不合理、能源資源約束增強、生產要素成本上升等問題,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難度加大。從有利條件看,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沒有改變,國內外產業轉移步伐加快,有利於擴大開放。今年中央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總基調是穩中求進,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有利於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我省近幾年3萬多億固定資產投入集聚的巨大能量正加速釋放,國傢支持中西部地區和革命老區發展的力度將進一步加大,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先行先試的政策效應將進一步顯現,有利於培育發展新優勢。總體看,我國經濟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我省正處在可以大有作為加快發展的重要時期。我們一定要堅定信心、搶抓機遇,開拓進取、攻堅克難,全力推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2012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和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建設富裕和諧秀美江西的奮鬥目標,以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為龍頭,堅持把穩增長、調結構、抓改革、優生態、惠民生、促和諧更好結合起來,增強發展動力,調整經濟結構,深化改革開放,優化生態環境,保障改善民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今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0%以上,財政總收入增長16%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增長10%,外貿出口力爭增長5%以上,城鎮化率提高1.7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均增長12%,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以內,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2%,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下降1%,氮氧化物排放量實現零增長。

圍繞上述目標,重點抓好以下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推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加快轉變發展方式。

突出“核心是發展”,強力打造區域經濟增長極。充分發揮省會城市要素集聚、經濟帶動、城市輻射、改革示范作用,鼓勵支持南昌創新體制機制,拓展發展空間,壯大經濟規模,努力培育一批千億產業集群、百億企業方陣,著力打造帶動全省發展的核心增長極。充分利用152公裡長江岸線資源,推進九江沿江開放開發,抓緊修編和完善沿江開發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重點抓好沿江“十大產業工程”和“十大基礎設施工程”建設,努力使之成為帶動區域發展的新引擎。加快昌九工業走廊發展,把南昌核心增長極和九江沿江產業帶緊密聯系起來,昂起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產業經濟發展的“龍頭”,向南延伸連接吉泰走廊,並與贛南中央蘇區振興相銜接,兩翼沿滬昆線展開,著力構築“龍頭昂起、兩翼齊飛、蘇區振興、綠色崛起”的區域發展格局。鼓勵支持其他設區市打造區域重要經濟增長極,構建多極支撐、多元發展格局。進一步強化與長珠閩地區的產業對接合作,加強與海西經濟區、武漢都市圈、長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帶等區域的聯系互動,主動融入國傢區域發展大格局。

強化“特色是生態”,著力提升生態文明水平。圍繞建設秀美江西,深化和拓展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完成造林235萬畝以上。提高工業園區生態建設水平,全面開工建設第三批37個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新增200個集鎮、2萬個自然村實施垃圾無害化處理。大力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和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啟動實施重點工業企業污染源治理工程,繼續開展環境保護專項整治行動,抓好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和濕地公園建設和管理,強化環境監測、預警和應急能力建設。紮實推進節能減排,實行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嚴把項目準入能評環評關,抓好工業、交通、建築和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節能減排,著力實施萬傢企業節能低碳行動,加快淘汰落後產能,抓好脫硫脫硝設施建設和運行。

圍繞“走出一條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的路子”,積極開展先行先試。大力發展低碳與生態經濟,推進循環經濟發展,加快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產業體系。抓緊出臺全省主體功能區規劃及實施細則,建立有利於促進主體功能區形成的績效考評體系,引導各地科學發展。積極探索市場化生態補償模式,啟動濕地生態補償試點,力爭林權、水權、碳匯、排污權等資源環境產權交易試點取得實質性進展。加快推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先導示范區建設,支持共青城建設成為經濟文明與生態文明、社會文明有機統一的示范區,支持新餘加快建設新能源科技示范城,鼓勵基礎條件較好的其他縣(市、區)創建示范區。

(二)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突出抓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深入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及延伸規劃,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航空制造、綠色照明、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出臺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引導資金管理辦法,抓緊建立新能源、生物醫藥等產業創業投資基金,完善用地用電、環評審批、銀企合作、財稅支持等政策措施。加大重大項目協調推進力度,著力抓好景德鎮直升機、南昌航空城、上饒太陽能科技產品擴建、吉安通訊終端和LED產品、宜春鋰電新能源、萍鄉高科技陶瓷,以及贛州鎢和稀土、鷹潭銅、新餘鎳材料精深加工等148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建設。

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重點推進有色、鋼鐵、汽車、船舶、石化等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加快江銅集團10萬噸銅板帶、江鈴汽車30萬臺整車、九江千萬噸油品質量提升和千萬噸優質鋼鐵基地等200個重大項目建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支持龍頭優勢企業通過兼並重組、合資合台中五星級月子中心作、改造上市等多種途徑做大做強,力爭主營業務收入過百億元的企業達到16傢,過500億元企業3傢。大力支持中小微型企業成長,加快發展一批有獨特競爭力的“專、優、特、精”中小微型企業。

著力打造特色工業園區。完善園區產業協作配套,促進園區項目集聚、產業集群、形成特色。依托比較優勢培育特色產業基地,重點推進2-3個國傢級高新技術產業特色基地、2個國傢城市礦產示范基地、2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或配套基地建設,加快推進銅、有機矽、新能源汽車及配套產業等國傢級產業基地建設。組織具備條件的產業基地申報國傢級產業示范基地,支持有條件的園區擴區升級。切實為工業園區發展提供良好的產業孵化、技術支持等服務,努力解決用工難、融資難等問題,著力提高工業園區單位面積投資強度和產出效益。力爭新增10個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的工業園區。

切實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深入推進科技創新“六個一”工程,重點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著力實施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建設一批特色產業基地,培育一批創新型企業。實施好鄱陽湖科考、民用直升機、手機視頻、納米纖維等重大科技專項,著力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能力。建設10個生態科技示范基地。積極創建國傢級鎢和稀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積極引進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和研發團隊。深入推進質量興省戰略,加快培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知名品牌。

(三)大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和城鎮化,統籌城鄉協調發展。

切實抓好農業發展。毫不放松糧食生產,力爭糧食總產穩定在410億斤以上。積極發展特色農產品生產,著力打響“生態鄱陽湖、綠色農產品”品牌。認真做好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和永久性基本農田劃定工作,深入實施造地增糧富民工程,建設160萬畝高標準農田。繼續抓好鄱陽湖二期防洪工程、“五河”重點段治理、大中型灌區節水改造、中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等水利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力爭全省新增規模以上加工型龍頭企業300傢,主要農產品深加工率達到33%。著力抓好5個國傢級、30個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加快建設贛西苗木花卉走廊,大力發展高產油茶、速生豐產林、森林旅遊等林業經濟。

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新選擇8000個左右村點,推進新農村建設,建設農民幸福生活美好傢園。大力發展“一村一品”為基礎的特色產業,力爭60%以上的新農村建設點形成“一村一品”,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抓好村台中月子中心推薦鎮規劃佈局,加快推進村鎮聯動和村落連片整治建設,完善公共服務設施,著力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和村容村貌。按照“地域相近、產業相同、利益共享、規模適度、群眾自願”的原則,建設農村新型社區,創新農村民主管理機制,促進鄉風文明。

加快推進城鎮化。強化規劃引領作用,進一步完善全省城鎮空間佈局。以產業集群和人口集聚為重點,做大做強中心城市,增強輻射帶動能力。堅持改造舊城與建設新城相結合,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創新城市管理模式,增強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大力開展園林城市、生態城市、森林城市和文明城鎮創建,提高城市發展質量和品位。繼續抓好省級重點示范鎮建設。深化戶籍管理制度改革,進一步放寬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落戶條件,逐步實現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逐步放開省域內戶口遷移政策,把在城鎮穩定就業和居住的農村人口有序轉變為城鎮居民。實施擴權強縣、興鄉強鎮試點改革,深化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激發縣域經濟發展的活力,力爭財政總收入超10億元的縣(市、區)達到50個。

(四)大力推進服務業發展,進一步優化經濟結構。

加快發展商貿物流業。重點抓好南昌雨潤農副產品全球采購中心、贛西萬商紅物流中心、贛中吉安農副產品物流中心、華東國際汽車綜合貿易中心等商貿物流項目建設,力爭當年完成投資80億元。繼續組織企業開展江西商品全國行活動,進一步拓展省外市場。支持景德鎮實施國傢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選擇10個縣(市、區)開展城鎮新區商業建設試點。繼續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開展農傢店聯合采購、統一配送試點,擴大農超對接和直供直銷規模,積極發展“電子商務+物流配送”新型商業模式。完善鼓勵消費政策,加強市場監管,努力保持物價基本穩定,改善城鄉消費環境。

加快發展金融保險業。積極做大金融規模,鼓勵國內外各類金融機構來贛設立分支機構、第二總部和後臺服務中心,支持地方金融機構發展壯大,有序發展小額貸款公司和融資性擔保公司。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優化信貸結構,防范金融風險,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重點建設項目、低碳綠色產業、小微型企業和“三農”的信貸支持力度,力爭全年新增貸款1400億元。積極擴大直接融資,培育上市資源,支持省內企業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和境外上市融資。進一步擴大保險業的覆蓋范圍,支持農業保險、出口信用保險、責任保險等加快發展。

加快發展旅遊產業。努力建設紅色旅遊強省、生態旅遊名省、旅遊產業大省。提升旅遊基礎設施配套功能,重點推進全省紅色旅遊二期、上饒市旅遊集散中心、明月山旅遊基礎設施二期、中信廬山西海啟動區、武功山旅遊綜合開發、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等旅遊項目建設。大力支持龍虎山、景德鎮、婺源等創建國傢5A級旅遊景區,支持井岡山、鄱陽湖、黃崗山等申報世界遺產。深入發展紅色旅遊,推進中央蘇區紅色旅遊整體開發。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和溫泉度假旅遊,支持婺源建設國傢鄉村旅遊度假實驗區。推進精品旅遊線路整合,加快旅遊區域橫向聯合。加強市場開發,著力打響“江西風景獨好”形象品牌。力爭旅遊接待超過1.9億人次,總收入超過1300億元。

加快發展新興服務業。堅持“分類指導、市場驅動、創新發展、開放合作”的原則,加快發展研發設計、知識產權、檢驗檢測、科技成果轉化、信息技術、地理信息、電子商務、生物技術等領域的高技術服務。大力推進寬帶互聯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智慧工程、“三網融合”等建設,提高經濟社會信息化服務水平。積極發展會展經濟、總部經濟、服務外包等其他新興服務業。

(五)大力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抓好重大交通項目建設。開工建設九景衢、嶽陽至吉安等鐵路,續建向莆、衡茶吉、杭南長等6個項目。開工建設昌樟高速改擴建、昌九高速(通遠段)改擴建、尋烏至全南、宜春至萬載等6條高速公路,續建撫吉、廈坪至睦村等5個項目,建成吉安至蓮花、奉新至銅鼓等6條高速公路,力爭高速公路通車裡程超過4000公裡。力爭開工建設上饒三清山機場、改擴建贛州黃金機場和井岡山機場,續建宜春明月山機場。開工建設贛江永泰航電樞紐、南昌集裝箱碼頭擴能等項目,續建南昌至湖口二級航道整治、石虎塘航電樞紐工程等項目。

抓好重大能源項目建設。開工建設華能安源電廠2臺66萬千瓦機組、黃金埠電廠二期2臺100萬千瓦機組、撫州電廠2臺100萬千瓦機組、神華國華九江煤炭儲備(中轉)發電一體化、井岡山水電等項目;續建洪屏抽水蓄能電站,繼續實施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建成“上大壓小”國電九江電廠、貴溪電廠各一臺60萬千瓦機組和一批生物質發電、風力發電等項目。力爭全省新增電力裝機130萬千瓦,統調電力裝機超過1500萬千瓦。加快推進省天然氣管網一期支線、二期工程和城市天然氣管網工程建設,力爭管道天然氣利用量達到10億立方米。

抓好重點水利設施項目建設。繼續推進峽江水利樞紐、浯溪口水利樞紐等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力爭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盡早獲得國傢批復並開工建設,繼續做好新餘白梅水利樞紐工程、廖坊水利樞紐灌區二期工程前期工作。

(六)大力推進改革開放,增強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鞏固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快推進江西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鳳凰光學集團等股權多元化改革,推進江西鋼鐵集團重組,抓好非工口七個系統國有企業改革的掃尾工作,積極開展廠辦大集體企業改革。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基本藥物制度實現行政村衛生室全覆蓋,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落實鄉村醫生補助和保障政策。深化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進一步完善林業產權制度,健全采伐管理、林權交易、抵押貸款、森林保險、科技服務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力爭年底前完成國有林場改革。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完善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穩步推進財政預算決算公開,加強政府性融資平臺管理,創新稅收征管和金融服務模式。積極推進省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繼續穩妥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深入推進其他各項改革。

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創新招商引資方式,更加註重招商選資,突出產業鏈招商。重點圍繞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主動對接海內外產業轉移,瞄準國內外有實力的大公司、大企業、大集團,開展有針對性的定向產業招商。力爭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66億美元,引進省外單項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資金3000億元。轉變外貿發展方式,深度開發傳統市場,著力擴大新興市場,積極拓展東盟等自由貿易區市場,支持幫扶重點出口企業擴大出口。支持上饒茶葉出口基地建設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優化外貿出口商品結構,提升外貿出口效益和水平。積極穩妥實施“走出去”,力爭對外承包工程營業額增長15%。加強開放平臺建設,繼續推進安全高效的口岸大通關體系建設,加快井岡山出口加工區建設,積極推進設立九江保稅港區申報工作。

大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進一步完善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鼓勵支持有創業願望的各類人才發展實體經濟,積極引導各類資本更多投向實體經濟。營造腳踏實地、勤勞創業、實業致富的濃厚氛圍,激發全民創業的積極性,促進符合產業政策的實體經濟快速發展。放寬市場準入,減少民間資本進入基礎設施、社會事業、金融服務等領域的限制,為各類所有制經濟公平競爭創造良好環境。加大對小微型企業的指導和支持服務力度,減輕企業稅費負擔,保護非公經濟合法權益,促進非公經濟和中小企業快速健康發展。

(七)大力推進民生工程,為人民群眾多辦實事好事。

深入實施民生工程。籌集財政性資金500億元,集中辦好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70件實事。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力爭城鎮新增就業45萬人,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50萬人,免費培訓省內工業園區員工30萬人,新增發放小額擔保貸款28億元。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實現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全覆蓋。提高全省最低工資標準,建立健全職工工資、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低保標準的正常調整機制。提高社會救助水平,城市低保、農村低保、城鎮“三無”特困群眾月平均保障標準分別提高到350元、170元和400元,農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養標準分別提高到每年2640元和2160元。增強醫療保障能力,提高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財政補助標準,資助困難企業職工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繼續實行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免費救治,全面實施困難尿毒癥患者免費血透救治和重度聾兒實施人工耳蝸植入康復救治,為20萬殘疾人提供康復救助與服務。大力推進血防工程。設立省級婦女兒童事業發展專項資金,實施一批新的婦女兒童民生項目。提高城鄉公辦義務教育階段傢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標準,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試點。始終不渝地把改善民生作為政府的重大責任,千方百計讓人民群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學有所教。

紮實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認真貫徹落實國傢調控房地產市場的各項政策措施,促進房地產業規范有序健康發展。實行經濟適用住房、廉租住房、公租住房“三房合一、租售並舉”,以公租住房為重點,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確保新開工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23.1萬套,力爭30萬套,建成18.22萬套以上,完成農村困難群眾危房改造8萬戶。完善保障性住房資格認定制度,真正做到公開公平公正。通過不懈努力,切實履行好政府對人民群眾“住有所居”的莊嚴承諾。

大力推進中央蘇區振興和扶貧開發。爭取國傢出臺支持中央蘇區加快發展的政策,加快編制中央蘇區振興規劃,對中央蘇區發展振興在政策、資金、項目等方面給予特殊支持。省財政新增安排3億元,統籌相關扶貧資金,連續10年支持中央蘇區縣和連片特困縣發展,力爭2-3年內取得明顯進展。啟動實施國傢和省級連片特困地區25個縣的扶貧攻堅,扶持3400個貧困村實施整村推進扶貧。組織好省直單位定點扶貧,積極開展行業扶貧,鼓勵支持社會扶貧。繼續做好深山庫區移民扶貧搬遷工作,大力推進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建設,完成地質災害避災移民搬遷6萬人。支持民族鄉經濟社會發展。切實做好援疆工作和其他對口支援工作。

(八)大力推進社會事業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積極發展學前教育,大力推進均衡化義務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更加重視職業教育,著力提升高等教育,辦好特殊教育。重點抓好40個城鎮新區教育園區、400所幼兒園、2000個標準化中小學校、40個中職示范學校、2-3所高水平大學或特色大學建設。全面落實教育規劃綱要,組織實施教育改革試點項目,基本化解公辦高校債務。進一步強化教育投入保障,確保財政教育支出占當年財政支出比重達到16%。

抓好文化體育事業發展。把加強文化建設與促發展、惠民生更好地結合起來,建設文化強省。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基礎文化設施提升工程和基層文物保護工程,加快推進村(場)廣播電視工程和農傢書屋建設,創新農村文化三項活動。大力繁榮文化市場,鼓勵各類藝術團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博物館、紀念館、圖書館、文化館(站)等繼續向群眾免費開放,實施“數字圖書館推廣計劃”。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抓好江西出版產業基地、江西新華發行集團文化城、南昌華夏藝術谷、景德鎮陶瓷文化藝術創意產業基地、萍鄉安源錦繡城、中國共青動漫城等文化產業基地建設,加快推進文化傳媒、出版發行、創意陶瓷、動漫、演藝等文化產業集群發展。積極發展公共體育事業,大力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辦好江西省第四屆全民健身運動會。

抓好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加強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免費為城鄉居民提供11項公共衛生服務。抓好重大疾病防治和婦幼保健工作,提高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測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大力支持中醫藥事業發展。加強食品藥品監管,保障群眾飲食用藥安全。切實做好人口計生工作,繼續完善和落實各項計劃生育獎勵政策,擴大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試點,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提高出生人口素質。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按照“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總體要求,加快構建政府、企業、社區組織、社會團體和公民聯動協作的社會管理機制,深入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建立健全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深入細致排查化解社會矛盾,妥善解決群眾合法合理訴求。大力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和社會誠信建設,加快建立健全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完善社會公共安全體系,推進視頻監控系統聯網建設及運用,加強虛擬社會現實化管理,抓好社會管理綜合治理,依法嚴厲打擊各種犯罪活動。全面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政府部門監管責任和屬地管理責任,強化安全生產監管,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

完善雙擁工作機制,加強國防教育,支持國防後備力量建設。

各位代表,全面完成2012年的目標任務,對政府工作提出瞭新的要求,我們將以改革創新精神,進一步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更好地履行政府職責。堅持依法行政,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依法科學民主決策,嚴格按法定程序、法定權限行使職權。加強制度建設,區分輕重緩急,加快推進重點領域政府立法。完善依法行政考核機制,提高考核實效性。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監督,不斷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堅持精簡高效,推進效能政府建設。以轉變作風、提高效能為重點,全面開展集中整治影響發展環境的幹部作風突出問題活動。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抓好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清理結果的落實。完善重大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大力推進和規范網上審批,提高行政服務效能。堅持務實為民,推進服務政府建設。深入基層瞭解實情,深入群眾體察民情,真心實意為基層和群眾排憂解難。進一步完善省、市、縣、鄉、村五級政務服務體系,規范服務中心運行模式,提高“一個窗口對外、一站式服務”水平,力爭實現“進一道門、辦全部事”。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力度,為人民群眾提供更便利的政務信息服務。堅持標本兼治,推進廉潔政府建設。進一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從源頭上預防腐敗。深入推進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強化權力制約和監督。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遵守廉政準則,切實做到清正廉潔。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紀案件,依法依紀嚴懲腐敗分子。積極開展專項治理,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讓人民群眾更加滿意。

各位代表,今年的政府工作任務繁重、責任重大。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的正確領導下,堅定信心、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紮實工作,為推進科學發展、加快綠色崛起,建設富裕和諧秀美江西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附件:

《政府工作報告》註釋

1.三個突破、八個提高: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工作目標。“三個突破”即生產總值突破1萬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突破1萬億元,財政總收入突破1500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力爭突破1000億元。“八個提高”即提高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稅收占財政收入的比重,提高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產業項目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提高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主要農產品深加工比重,提高城鎮化率,提高節能減排水平。

2.科技創新“六個一”工程:主攻10個優勢高新技術產業,培育100個創新型企業,實施100項重大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項目,建設10個國傢級研發平臺,打造10個國傢級高新技術產業特色基地,組建100個優勢科技創新團隊。

3.泛珠會:第七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暨經貿洽談會。

4.贛臺會:第九屆贛臺經貿合作研討會。

5.“兩台中月子中心高一資”項目:高耗能、高污染和消耗資源性項目。

6.五定班列:在主要城市、港口、口岸間鐵路幹線上組織開行的“定點(裝車地點)、定線(固定運行線)、定車次、定時(固定到發時間)、定價(運輸價格)”的快速貨物列車,包括集裝箱“五定”班列和普通貨物“五定”班列兩種形式。

7.一升三降:出生政策符合率上升和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人口性別比降低。出生政策符合率是指一年中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的出生人數占出生總人數的比例。

8.“百千萬”內設機構測評:在全省各級政府部門和單位中,選擇若幹個具有執法權、審批權和管理權等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內設處(科、股)室或二級單位作為測評對象,其中省級100個、市級1000個、縣級10000個,對其履行職責、工作效能及服務態度等情況進行測評。

9.“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通過連鎖經營、統一配送的形式,建立和改造現有農村商業網點,逐步形成以城區店為龍頭、鄉鎮店為骨幹、村級店為基礎的農村現代商業流通網絡。

10.“電子商務+物流配送”新型商業模式:通過互聯網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企業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廠商通過現代物流渠道將產品快捷安全送抵客戶的一種商業模式。

11.三網融合: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計算機通信網的相互滲透、互相兼容,並逐步整合成為統一的信息通信網絡。

12.上大壓小:在大電網覆蓋范圍內逐步關停單機容量5萬千瓦以下的常規火電機組,運行滿20年、單機10萬千瓦以下的常規火電機組,設計壽命服役期滿、單機20萬千瓦以下的機組,以及未達到環保排放標準的各類機組;同時,新上一批發電效率高、符合環保要求的大機組。

13.沿江“十大產業工程”和“十大基礎設施工程”:“十大產業工程”即1000萬噸油品質量升級改造項目、1000萬噸優質鋼鐵項目、1000萬噸旋窯水泥項目、5.3GW多晶矽鑄錠切片項目、40萬噸鉛鋅冶煉項目、25萬噸多元金屬鎳粒項目、30萬噸鎳鉻合金項目、33萬噸粘膠纖維項目、40萬噸化纖項目、300萬噸理文造紙項目。“十大基礎設施工程”即九江繞城高速、都昌至星子高速、彭澤核電站、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九江電廠兩臺60萬千瓦“上大壓小”機組項目、神華集團6臺100萬千瓦和1000萬噸煤電一體化項目、九江城西港區鐵路專用線工程、湖口金砂灣工業園區鐵路專用線工程、彭湖港區公用碼頭工程、赤碼港區公用碼頭工程。

14.綠色礦山: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的礦山,達到資源利用節約集約化、開采方式科學化、生產工藝環保化、企業管理規范化、閉礦區生態化的有關標準和要求。

15.城鎮“三無”特困群眾: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撫養義務人或撫養義務人無撫養能力的城鎮居民。

16.三房合一、租售並舉:從2012年開始,全面推行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經濟適用住房“三房合一”,停止新建經濟適用住房和限價商品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實行統籌建設、並軌運行。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和限價商品房對象統一納入公共租賃住房保障范圍。按照先租後售、租售並舉、自願購買、有限產權、規范管理的原則,已承租公共租賃住房一定期限的城市中低收入傢庭,可自願申請購買其承租的公共租賃住房有限產權。

17.數字圖書館推廣計劃:國傢“十二五”重點文化工程,由文化部、財政部牽頭,通過互聯網絡,將國傢優秀圖書資源通過數字化形式,推廣到省、市、縣,加強基層文化建設,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一川抽水肥清理行|台中抽水肥|台中市抽水肥|台中抽水肥推薦|台中抽水肥價格|台中水肥清運

arrow
arrow

    f9ithhc9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